中新网上海12月7日电 (李秋莹)沈阳“榜一”、成都“单王”、杭州“一姐”……12月7日,全国外卖配送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上海举行。4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外卖配送员参赛,在订单处理、安全与质量管理、顾客服务等方面同场竞技,用真单实物比拼配送技能,展现专业风范和工匠精神。经过激烈角逐,来自饿了么的女骑手黄晓琴获得冠军骑手称号,谷新月等三位美团骑手获“最佳技能骑手奖”。
据悉,本次竞赛由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上海市总工会主办,旨在提升外卖配送行业人员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促进外卖配送行业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参赛的40位外卖配送员均在全国从事一线配送业务6个月及以上,通过各区域竞赛选拔产生。
决赛现场,选手们依次考核五项内容:配送前准备、规范配送、安全行驶、配送实操和异常处置。车技比拼无疑是最令骑手们忐忑的。不仅有“8”字弯、窄桥、环岛路口、减速带这样的特殊地形,还要掐着计时器PK速度,装上一杯水考验平稳,行驶全程更是不能出现停车、双脚沾地的情况。
骑手根据订单信息确认要取走的“餐品”。(受访者供图)
“哎呀,就差一点!本来有机会拿满分呢!”裁判发出一声惋惜。14号骑手刘续林最后一个弯道出现了停顿,仅一次刹车就导致杯中的水被撒出不少。11号骑手梁浩则是有惊无险地通过,在该项目中得分名列前茅。“车技我还是有自信的。”梁浩说,自己是因为特别喜欢骑车,才来做的骑手。“我老家在四川山区,从小我就骑着自行车在山里跑,这个比赛地形简直轻松拿捏!”梁浩也最终斩获三等奖佳绩。
黄晓琴在进行绕弯骑行比拼。(受访者供图)
骑手黄晓琴在这一环节也颇为顺当。骑行前先仔细检查车辆:轮胎胎压怎么样、车把转向灵活度如何……虽然刚开始有点紧张,但黄晓琴马上把比赛场地代入了工作日常:“晚高峰时很多共享单车、电瓶车停在路边,我们要在拥挤的人流中穿过,又不能碰到边上的车辆,这和过窄桥、弯道的场景差不多。”黄晓琴仔细调整车把角度和车速,最终车子匀速驶完全程,水杯中的水也几乎没洒。“还是女孩子细心!”围观的骑手啧啧称赞。
比赛还对配送中的极端情况进行了模拟,诸如商户地址错误、用户联系不上、餐品备错……40号骑手纵波接到的是一个帮送订单,他核对配送物品时发现盒子内是一件非常贵重的物品,并且还装有一把管制刀具。纵波于是细心解释配送规则,无法帮助配送管制刀具,还提醒客户为商品选购保价服务,最终取得商户及客户双方理解。异常情况的设置不仅考验骑手观察是否细致,对沟通技巧、纠纷处理能力也是一大挑战。
今年35岁的黄晓琴跑单已有3年。入行时带她的师傅曾直白地说:“这份工作太辛苦了,风吹雨打,还要跑7楼,你坚持不下来的。如今,黄晓琴已是杭州骑手排行榜中的“一姐”,还从骑手晋升成了跑单小队长。在出发来上海比赛前,黄晓琴曾和同事打赌,“这个冠军我势在必得,我对自己有信心。”
外卖骑手工作上手容易,但要精通并不简单,越来越多骑手也希望在本职岗位获得进一步发展。据了解,饿了么、美团等平台也在不断完善骑手职业技能培养及激励机制。美团今年推出了“骑手成长计划”,围绕专业、事业、学业等维度,帮助更多骑手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美团还与国家开放大学合作推出“骑手上大学”项目,已帮助320名骑手免费入读进修本科和大专学历。
美团外卖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国外卖配送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让从业人员深入了解和掌握职业技能和安全知识,为骑手群体搭建了一个开拓视野、切磋技艺、交流经验的平台,对促进技能提升、增进职业认同有重要作用,未来美团将继续加大对骑手职业发展的投入力度,持续提升骑手就业质量。(完)
中新网上海12月7日电 (陈静 陈霞琼 肖鑫)27岁的年轻小伙吴先生(化名)罹患肝脏特大血管瘤,血管瘤直径达17厘米。记者7日走访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上海四院)了解到,该院肝胆胰外科团队成功为吴先生解除病痛。
上海四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宋振顺告诉记者,在医学上,直径10厘米以上的肝脏血管瘤被称为肝脏巨大血管瘤,15厘米以上的属于肝脏特大血管瘤。据介绍,来就诊时,吴先生的肝血管瘤约占肝组织的70%,剩余正常的肝组织仅为30%左右。如果立即行手术治疗,手术后患者剩余的肝脏体积小,好比“小马拉不动大车”,吴先生可能面临肝衰竭的可能。
据悉,上海四院肝胆胰外科团队制定方案:先为患者开展肝血管瘤介入栓塞,待剩余正常肝组织代偿增生后,再行肝血管瘤切除术。经过两次肝动脉栓塞术治疗,11月中旬,医生们经检查发现,吴先生如果切除右肝的特大血管瘤,剩下的正常肝脏占总的肝脏体积可以达到40%以上,可以保证剩余的肝脏足够“拉好车”。
然后手术风险依旧很大。宋振顺解释:“肝是有门静脉和肝动脉双重血供的器官,每分钟血流量约有1500ml,肝内布满了错综复杂的血管,何况这是肝血管瘤,血供极其丰富,稍有不慎就是大出血。”肝胆胰外科手术团队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和多种意外情况的处理预案。
最终,经过3小时的手术,医生完整切除了患者的右半肝,手术圆满成功。麻醉苏醒后,患者就转入普通病房。术后第一天吴先生就可流质饮食、床上翻身运动;术后第三天,他就可以像平时一样正常吃饭和活动,除了每日的保肝药,无需更多的药物治疗。
“肝血管瘤多为单发,也可多发。血管瘤生长缓慢,病程可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以上。瘤体较小时无任何临床症状,无需特殊处理,仅需每年接受肝脏影像学检查即”宋振顺说,巨大肝血管瘤虽为良性病,但危害巨大。常见的症状包括:肝区疼痛、上腹部的隐痛腹胀、黄疸与肝代谢异常、内分泌功能紊乱等。这位专家表示,当民众检查发现肝血管时,无需紧张,到专业、正规诊疗机构评估和治疗即可。(完) 【编辑:张燕玲】